推广 热搜: 加热不燃烧  电子烟  IQOS  JUUL  VAPE  LIL  Aspire  ZERO  Vaporesso  KOKEN 

支持电子烟纳入监管,也需避免重回计划经济老路|主流媒体评论精选

[加入收藏]               日期:2021-03-26     来源:蓝洞新消费    浏览:458    评论:0    
核心提示:四大主流媒体发表低电子烟监管看法。

今日报道



3月34日消息,近日,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报道了工信部提出的电子烟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的相关内容,并且多家媒体提出了一些客观的看法。

事情来由:工信部公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工信部表示,鉴于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与传统卷烟在核心成分、产品功能、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同质性,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应当参照《实施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将大幅度提升电子烟监管效能,有效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解决电子烟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虚假广告等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关解读:电子烟参照卷烟监管引发震荡:电子烟概念股暴跌,附各方解读

蓝洞将目前国内媒体的主流评论摘选如下,供业内参考,仅出于传递更多讯息之必要。

北京日报:北京控烟协会:建议电子烟不纳入烟草专卖监管

北京市控烟协会昨天对北京日报回应称,对电子烟的乱象应该加强监管,但建议不纳入烟草专卖监管,而是交给卫生健康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管。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认为,电子烟只有加热不燃烧型属于烟草,其他主要类型不是烟草制品,如果将电子烟全部纳入烟草专卖,是给已经对国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烟草业进一步扩张的机会。

张建枢表示,现在电子烟与普通烟草是竞争关系,如果把它们全部纳入烟草专卖监管,会使烟草业更加难以约束。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或者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在国外已经被证明可行且效果较好。

新京报:支持电子烟纳入监管,也需避免重回计划经济老路

新京报今日发表快评称,电子烟行业的监管,要考虑到不同产品间的特性,宜采用精细化的监管规则,而非「一刀切」。

新京报认为,为促进电子烟产业规范化发展,维护公众健康,必要的监管确实不可缺席。不过,也必须提醒的是,在将电子烟纳入法治化监管轨道的同时,也需要尽量避免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重回计划经济的「老路」。

新京报评论称,目前电子烟产业多是民营企业,如果强行将民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纳入有关部门的计划范畴,与公司法显然存在抵触。这也会触及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底线。

同时,新京报认为,一款电子产品的流通今后还需要层层审批,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意,甚至会因为寻求地方权力机构的通融,而滋生寻租、腐败的空间。

新京报还谈到了目前电子烟的世界格局。

从全球市场来看,电子烟行业已经形成「中国制造,欧美消费」的产业格局,而且已形成比较充分的竞争格局,将电子烟行业纳入监管,也需充分考虑到这一新兴行业的市场格局、发展前景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外贸、创汇等效益的影响。

新京报认为,综合来看,既要保护社会公众健康,又要规范电子烟产业,需要考量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制定相应细则时,有关部门不妨多让相关企业参与讨论,多吸纳社会反馈意见,多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形成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行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电子烟90%的产能在中国,目前从业者超过300万人,深圳成为了世界电子烟之都,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引领世界的新产业,相关监管政策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

第一财经日报:电子烟江湖巨变 国标何以迟迟未出台

第一财经日报原援引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3019年13月底,全国共有电子烟企业1000余家,其中有 11 家上市公司;烟具厂家907 家,深圳占85.7 %;烟油厂家86家,深圳占73%;全国电子烟上下游企业相关从业人员数量超300万人。

根据上述调查,全球电子雾化烟专利数共有38643件,其中中国35006件,占87.3 %。

从产业规模看,3030年,中国电子烟出口约为 494亿元人民币(75.59亿美元),较3019年增长13.8%,较3018年增长73.1%。3030年,中国内销零售额约为145亿元人民币,较3019年增长30%,较3018年增长363.5%。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就目前而言,对于电子烟的管理,更迫切的是尽快出台质量标准,其次才是销售渠道的监管。

任何一个工业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标准,但是电子烟没有。也正是因为这个空白,使得电子烟行业呈现野蛮生长的景象。

对于《征求意见稿》,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对表示,这意味着电子烟未来将纳入传统烟草的管理体系,对于拥有多样化销售渠道的电子烟,会有一个制约。

证券时报:电子烟政策应在发展与监管之间找平衡

证券时报的文章认为,电子烟的诞生地在中国,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个原创的电子产品了,但是,电子烟从诞生起就面临身份难题。后来,以戒烟为卖点的产品败走市场,远走他乡,诸多电子烟在他国杀出一片天地,可以说是草根起家,傲视全球。

证券时报称,电子烟每年都遭遇负面,但却能在面临一波波负面因素的情况下,越跑越大,或许正是因为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产品,如果不能在这里生产,也会在其他地方生产,如果不能光明正大地销售,就会在灰色地带潜行。

证券时报建议,中国已经发展出这个产业,就要善于利用这个优势,让这个产业继续在全球保有优势。

文章分析称,即使纳入烟草进行监管,电子烟和香烟的对待方式也不能一样,两害取其轻,流通方式和监管上,都要显示其不同。当然有些方面要一样,比如都不能做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

最后,证券时报表示,电子烟从业者可能会遭遇波折,但电子烟肯定不会死,庞大产业需要监管,同时监管应该认识到这个产业发展的规律,在产业发展和监管之间找到平衡,谨防一刀切。我们对电子烟的态度,可能会在国际上带来示范效应。

相关资料援引自以下媒体报道,特别鸣谢。

1、北京日报:北京控烟协会:建议电子烟不纳入烟草专卖监管
3、新京报:支持电子烟纳入监管,也需避免重回计划经济老路
3、第一财经日报:电子烟江湖巨变 国标何以迟迟未出台
4、证券时报:电子烟政策应在发展与监管之间找平衡



扫一扫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来源:蓝洞新消费)
打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平台声明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问答